【安姓氏世代脉络】黄帝正妃--西陵嫘祖

    中华安氏网 2009年2月15日 安志民录



  【安姓氏世代脉络】
  黄帝正妃--西陵嫘祖

  《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三家注史记》注解:“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史记》记载的这四位妃子,雷氏女和彤鱼氏女除了说他们生了孩子外,很难再找到其他记载,不过,从他们的姓氏上分析,很有可能是两个很有影响力的部落酋长的女儿,这两个部落拥有着当时社会两样很重要的图腾,一个是雷,一个是鱼,在古代雷是上天发怒的征兆,而鱼是祥瑞之兆。
   剩下的两个妃子,正妃西陵嫘祖,这个人太有名了(史记的注解上说西陵是个国名)。
   传说,一次黄帝外出,到的是具茨山也叫始祖山(在新郑市区的西南)。登上具茨山,可以看到很多自然生长的桑棵树,这些桑棵树虽经多次砍伐,但仍繁衍不绝,传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黄帝看到一位会吐丝的女子,她吐出的银白色、金黄色的丝都闪闪发亮。还有一说是看到这个女子在桑园养蚕,并且看到这个女子用蚕丝做成的金色彩衣。(这个说法比较可靠)
   黄帝心想有了这丝,织成布,做成衣服该多好啊。当时黄帝就想向这位女子讨教吐丝的方法,但这女子说:“非丈夫(老公)不传授。” 
   黄帝(当时的黄帝已经三十岁了)二话没说,选了嫘祖的衣服好看,但却不是美女。黄帝的一双慧眼造就了他一生的辉煌。黄帝后来还为自己的儿子选了门好亲事,《三家注史记》:“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後子孙因封焉。”昌意和蜀山氏的儿子就是后来的颛顼帝。
   黄帝果然没有看错人,嫘祖勤劳能干,她带领部落的男男女女一起养蚕、栽桑、纺纱、织布,人们就有了衣服遮体。再不用穿兽皮树叶和麻了。
   当然这个传说也未必可信,西陵是个国家的名字,嫘祖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公主,但愿相信她既是公主,也是个勤劳能干的贤妃。
   嫘祖的第二个功绩是为黄帝找了一个可以接替自己位置的人,黄帝获得他人生中的关键人物。
   这个人就是黄帝的最次妃嫫母。
   要说嫘祖的长相,叫不漂亮。要说嫫母,就一个字,“丑”。王子渊(汉)《四子讲德论》:“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原来听一个哥们论女性,他说,长得好看,身材高挑的叫“美女”,长得好看身材一般的叫可爱,长得一般身材很好的叫有气质,长的不好身材也不好的叫“宝贝”。
   嫘祖就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就在这时,群女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
   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后人尊称为嫫母。嫘祖为什么要选一个丑女当自己丈夫的妃子?为什么其他两个妃子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这正如哥们所说“家有丑妻是一宝”。
   嫫母比嫘祖还要能干,很快就把纺织机传授给了大家,嫫母和嫘祖是纺织术的发明人。有些学者就是不愿意接受这个观点,他们的观点是纺织术是人民发明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几个人的功劳。  
  实际上,首先发明都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的,只有制度才是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由各种不同的阶级势力斗争后不断的改善的。你说神舟飞船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完成的嘛?成吉思汗可以组织人创造了蒙古文,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相信仓颉造字呢?说白了,都是政治在作怪,需要安抚被统治阶级罢了。
   从考古学意义上来说,黄帝时期正好处于中国的仰韶文化,在郑州市沟赵乡、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伏羲台等遗址中发现了用陶制作的纺轮,这个时期和地点正是处于黄帝时期,和历史记载相符。
  物证和书证都在还有什么可说的。
  后来嫘祖病逝,因为嫫母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因此,黄帝对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后宫的责任交给了她。包括嫘祖的丧事也是嫫母一手操办的。嫫母实际起到了汉初时萧何的作用,为黄帝做好一切后勤保证,传说,黄帝败炎帝,杀蚩尤,皆因嫫母内助有功。    
  当然,嫫母除了织布以外还有别的发明,听说镜子就是嫫母发明的。这个大家应该不难想象,因为嫫母也知道自己长得比别的女人相貌丑(传说黄帝授以嫫母“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真是挺过分的),因此,不愿意和其他女人一起到水边梳洗打扮。可女人爱美之心也驱使她想打扮自己的容貌。有一次,在劳动时候,发现一块非常光滑的石片,太阳光照在上面,光亮闪闪。她拿来看了一眼,石片上有模糊的影子。她用更细的石料磨擦石片,影子越来越清晰了。经过用石块磨擦,再用动物毛皮反复摩擦,最后石片竟显示出一个人的影子。她拿着石片到水边一核对,才发现石片上的丑女人竟是自己,她很伤心,更不愿意到水边去了,独自在石片前装扮自己。黄帝发现嫫母很少出门,便到住处看望嫫母。忽然发现她对一大块石片看什么,黄帝走近,嫫母从石片中才发现黄帝,立即起身拜见。黄帝拿过石片端详许久,突然大声说:“嫫母磨石视容,从此,可以不到水边照容了。”
  不过有的书也说,镜子是黄帝发明的,《物原》古书上说:“轩辕作镜”。《轩辕内传》也说:“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述异》这本书上也说:“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山海经 大荒北经》的记载是:“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魃(ba,二声),在古文里是引起旱灾的一种怪兽,注意这句话“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魃是天帝的女儿(又一位天女下凡),最后天女帮助黄帝那位惧怕水的大将应龙(估计小时候游泳时腔过)战胜了蚩尤。
  可能是耗费了自己大量的法力,这位天女再也不能上天去了,后来她被安置在了赤水之北,听说那的周围,她来了之后,就没再下过雨。
  贵人的相助加上黄帝自己的知人善任,使中国的历史往前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值得思考的是,虽然,事情都是这些伟大的女人做的,但是正史中把这些功劳都归于了黄帝自己的身上,女性的悲哀在这个时代已经渐渐体现出来了吧。不过任何朝代,无论它在黑暗,再倒退,永远也抹杀不了伟大的人(女人)。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能出现在正史中的女人只有三种,一是皇帝的女人,二是皇帝的女儿,三是被立了贞洁牌坊的女人。剩下的女人的见闻只能去看一些野史的记载。
  《史记》上说:“嫘(lei二声)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后代)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ao二声),是为青阳。”汉代史学家宋衷、晋代史学家皇甫谧都说玄嚣青阳就是少昊(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尹剑翔也是这么认为的,笑)。据司马迁的说法少昊并不是五帝之一,而是相当于一个诸侯的地位。
  可是传说中并不是这样,传说中的少昊是五帝帝之首,是和黄帝平起平坐的古代帝王之一,传说他的母亲叫皇娥(或女节)。
  关于这位女性也有很美丽的传说。皇娥也是一位天宫中的仙女(是不是天帝的女儿不知道),漂亮就不用说了(这是仙女的先决条件)。有一天,皇娥乘着木筏,在银河中玩耍。来到了一株穷桑树下,忽然看见一位小帅哥从天而降。皇娥禁不住看得呆了。小帅哥潇洒地来到皇娥跟前,深施一礼:“皇娥姐姐好!我是白帝的儿子(这个神仙的仙位应该叫启明星或金星),愿和你交个朋友。”皇娥羞红了脸。
  白帝之子突然变出一把瑶琴,依着穷桑树,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老套的情节,现在都用吉他了)。皇娥立刻被这琴声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了歌。凤凰飞来了, 百灵鸟飞来了,为皇娥伴唱。他们的心越贴越近…….后边的是大家知道了吧。不久,他们的儿子少昊诞生了。
  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部落的图腾也是鸟)。
  对于少昊的女儿,对不起找不到任何记载。
  少昊下边的帝王叫颛顼,这个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是对于他的记载依旧混乱。有的人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有的人说颛顼是黄帝的曾孙。有这样的偏差,我觉得完全在于《史记》中的记载有歧义的原因,《史记》上说:“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吧,一种是昌意就是孙子(不是骂人啊,笑),他的儿子高阳,当然是黄帝的曾孙了。还有一种理解就是高阳是孙子(听着真别扭)。有人会说结合上下文也应该能推出到底是儿子还是孙子吗?很遗憾,太史公竟然在一篇文章里犯了两次这样的错误,再读一下《史记》中的这句话“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关键在这个“其后”,我的理解是二子的后代(最少是孙子辈的),而青阳和昌意是儿子还是孙子呢?很明显,这二位都没拥有的天下,所以我理解还是儿子的面大,不过好像现在关于这个问题分歧很大。又是一个劳神的问题,不讨论了。
  在《黄帝妻室》中,黄帝给昌意说了一门亲“蜀山氏女,曰昌仆(还有一个名字叫女枢(shu一声)”《史记中》明明白白写着:“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可是,就是有人认为这里面有问题,平白无故的为颛顼又搞了个爹娘出来(对不起啊,今天怎么尽是些骂人的话,不是故意的,笑), 传说是这样的,昌意在若水时,生下了个儿子叫韩流跟谁生的没有记载,估计是跟哪个妖精,以上可不是骂人,因为韩流的长相太怪了,细长脖,小耳朵,人脸、猪嘴、麒麟身,双腿并在一起,还长着一对猪蹄。韩流娶淖(nao,四声)子氏的女儿阿女为妻,生下了帝颛顼。帝颛顶的长相,与他的父亲也大体相似。 
   颛顼的父母就是这样,都搞明白了吧,再说颛顼的妻子,很遗憾第一正史《史记》中并没有留下关于颛顼妻子的记载,还是给在传说中找,传说他娶胜坟氏女娽(lu四声)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老童,娶邹屠氏(也有人说她是帝喾的妃子,反正是很混乱)的女儿为妻,生了八个儿子(传说他做梦吞下了八个太阳,结果生了八个儿子),其中一个字庭坚,就是皋陶。(颛顼还有个儿子叫骆明娶了共工的女儿,生下治水的鲧,也就是大禹的父亲,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在《娥皇女英篇》中再给大家介绍)颛顼驾崩时与他的九名嫔妃合葬在北方大荒中的附禺山(有说即浚县浮丘山),坟丘方圆有三百里。关于他的女人就没有其他记载了。还要说一点,颛顼令人生厌的地方(正史对他的评价很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民间传说他是个妖魔),传说他创造了一种制度,女人见了男人要避让。
   下一个是帝喾(ku四声),帝喾比起颛顼来,世系关系说的就明确多了,《史记》上说:“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黄帝、玄嚣(记得吧,嫘祖的大儿子)、蟜极、帝喾,爷爷、老子、儿子、孙子,颛顼是他的叔叔,够清楚吧。
   帝喾的母亲并没有留下名字,《正义帝王纪》有这么一句话,提到了她的母亲:“帝幹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也就是说,帝喾的母亲为帝喾取得名字是“岌”,估计是小名。
   《史记》上对帝喾的老婆有两位,陈锋氏女生放勋,也就是后来的帝尧,娵訾(zōu一声 zī一声)氏女,生挚,挚在尧之前短暂继承过帝喾王位,但是后来由于治理国家不善,就把领导权交出来了,当然这很值得怀疑啊。
   在《帝王纪》中的记载详尽了很多,“帝幹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卨(也做契),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
  帝喾有这四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烈女传》上对她有记载,但说她不是帝喾的妻子,而又是受感而孕(这次不知是什么神兽,下凡来迷奸少女),姜原生下孩子,以为是不祥之兆就在树林里遗弃了他,所以说他的儿子名字叫弃。后来姜原心有不忍,又把孩子抱回来抚养。《烈女传》对姜嫄有这样的描述:“清静专一,好种稼穑。及弃长,而教之种树桑麻。弃之性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看见了吧,姜原是个种植高手,弃后来也被舜授以重任,“播时百谷”。
  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对于这位女性刘向的《烈女传》中,也有记载,而且记载的更离奇了,简狄和妹妹到玄丘之水去洗澡,忽然来了一只大鸟,把嘴里衔的一枚蛋抛了下来。你说脏不脏,简狄直接把蛋放到了嘴里,还竟然误吞了下去,然后就生下了契。我对这样的故事不想评论了,就是一个字,“晕”。 《烈女传》对简狄的评价也很高,说她“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后来,契做了司徒,教导民众礼仪的官职。
  帝喾的第四个妃子叫常仪,她善良厚道,极明白事理,能说会道,人缘关系很好。据说她生的时候头发很长,一直垂到脚跟。长大以后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少女,帝喾的母亲很喜欢她,作主把她纳为帝喾的妃子。
  她从小精通音律,会弹奏非常好听的曲子。因为她喜欢弹琴,帝喾为她制作了很多的琴。有一次,帝喾命人在崇山峻岭的深处,找到一种叫碧瑶之梓的绝好琴木,又请当时最优秀的琴匠给她做了一张琴。这张琴的音质极佳,弹奏起来特别好听,而且还会遇光而鸣,就是说雷电闪亮时会应光而鸣,因此,宫里人就把这张琴取名为“电母琴”。
  常仪虽是第四个妃子,却是第一个生育。她除了为帝喾生下挚外,常仪还生了一个女儿,叫帝女——他是帝喾的长女。帝女端庄秀丽,活泼可爱。帝喾非常喜欢她,尤其是帝喾的母亲握裒更是视帝女为掌上明珠。(以上三段,转载自纪连海先生的书)
  最后再说第三妃,也就是尧的母亲庆都,关于她有两个传说很关键,但是今天只讲一个,那一个留在下篇里讲帝尧的女眷的时候再说。
  传说上古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qi二声)侯的女儿。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不是就是的风俗,就是小两口闹了别扭,笑),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老两口带着庆都,坐上小船游览观光。正午时分,忽然刮起一阵狂风,迎面天上卷来一朵红云,在小船上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仿佛这旋风里有一条赤龙在飞舞。老两口惊恐万状,可看女儿庆都却若无其事的样儿,还冲着那条赤龙笑(女中豪杰,临危不乱,听完我在下篇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后,各位就知道庆都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女性)。傍晚时,赤龙不见了。第二天搭船返回途中,又刮起大风,红云中又出现了那条赤龙,不过形体小了些,长约一丈左右。因为它并未肆虐加害于人,老两口也就不怎么害怕了。
  晚上庆都她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上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她迷糊了。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口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有口水的画儿(看来画是龙叼来的),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上书:亦受天佑。她将这图画藏了起来,从此以后,庆都就怀孕了(少女又被迷奸,这次是龙干的,坏笑)。她住在丹陵,过了十四个月,生了一个儿子。庆都拿出赤龙留下的图文一看,儿子生得和图上画的人一模一样。帝喾闻报庆都为他生了儿子,本该高兴,岂料帝喾的母亲恰在这个儿子降生的时候去世了。帝喾是个孝子, 哪里还会有高兴的心情呢(先想想孩子是不是你的吧)。他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也顾不下庆都和儿子的事。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
  传说总有这么多相似,这孩子到底是帝喾的,还是赤龙的,大家心中也有个评判吧(帝喾啊,你到底有没有亲生儿子啊,开个玩笑啊),我不多说了。
  下面说今天的最后一位人物,帝喾的一个女儿。《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曾经记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帝喾时,犬戎部落屡屡作乱,帝喾每次征伐,却不能取得胜利。帝喾做了一件他人生中最糊涂的事,他发了一个布告,说有能杀掉犬戎的吴将军(这个人可能非常厉害)的人,不仅封你当诸侯,给你荣华富贵,还将自己的亲女儿嫁给你。据说帝喾养了一只神犬,五彩皮毛,名叫盘瓠(hu四声)。盘瓠听到有如此重赏,立即奔向犬戎阵营,将吴将军的人头,衔来给帝喾(呜呼,估计是被咬死的)。帝喾身边的大臣哪里见过这等神奇的事情,顿时都傻了。仔细检查那个人头,的确是吴将军的。帝喾这时也没了主意,如果按照约定,一条狗怎么给它封爵,更别说把自己的女儿。帝喾的女儿听说了这件事,她认为帝王既然作出了承诺,就不应该反悔。她愿意 “嫁狗随狗”。帝喾当时脑袋绝对是秀逗了,竟然就这么答应了,就把女儿许配给了盘瓠。
  当然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盘瓠见帝喾反悔,不干了,它突然发出人的声音说:“你把我放在金钟里面,过七天七夜(是公历的一周)我就能变成人!”帝喾按要求把盘瓠放到了金钟里。但帝喾有一个女儿好奇心特别重,还没到七天,她就跑过来看。这时,盘瓠的身子已经变成人形了,但头还没变成“人模”,依然是“狗样”。公主坏了大事,只好嫁给了“ 人身狗面”的盘瓠。
  后边的故事就大同小异了,《后汉书》记载:盘瓠得到这位公主后,带着她进了中原以南的崇山峻岭中。这对奇妙夫妻活动的地方都是没有人迹的地方,住的地方是山洞。在这样的环境中,衣冠楚楚已经毫无必要,于是公主也脱掉了衣服,整天光着身子与盘瓠在山里疯疯癫癫、奔来跑去(裸奔很早就有了)帝喾很想念自己的女儿,曾经多次派人去大山里寻找,但去的人不是风雨大作就是地动山摇,根本就进不去。帝喾的这位女儿有着超强的生育能力,《后汉书》上说“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这明显是狗的生育能力)。盘瓠死后,他后代生活的地方还是没有外人,所以这六男六女的兄妹便只好“极近亲繁殖”。他们削木皮、织杂草为衣,而且用有色的植物把这些材料浸染成五颜六色。这些人在做好的衣服上都留一个尾巴。后来,帝喾女儿回到了中原,把这番艰苦的生活对父亲说了。帝喾马上派人把这些外孙、外孙女接了回来。但是,盘瓠这些身穿奇装异服的后代,因为自小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与华夏族已经完全迥异,他们习惯翻山越岭,却不会走一马平川,甚至连交流的语言也完全不同。没办法,帝喾只好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把中原之南的一大片山地湖泽赏赐给他们,这些人从此在那里繁衍,被称为蛮夷。《后汉书》记载的故事虽然荒诞,但目的是想说明中国南方的各少数民族,其实都是帝喾女儿的后代。大家其实是一家人,但是你们的血统是卑贱的。这是当时身处南朝,屡受外夷侵略中的范晔(后汉书的作者)的一种阿Q精神罢了。


分享按钮>>【安姓氏世代脉络】先蚕娘娘----嫘祖
>>【安姓氏世代脉络】黄帝元妃西陵氏女嫘祖